|
|
|
学会动态 |
“江苏省预防网络诈骗安全科普教育基地”获得批准为省级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
|
经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江苏省计算机学会、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网络空间治理专委会、南京市公安局共同努力,联合建设,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准备,2021年8月,“江苏省预防网络诈骗安全科普教育基地”被江苏省网信办遴选为首批省级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之一。
该基地紧密围绕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为主要内容,进行多元化、立体化、科学化的网络空间安全科普宣传。积极开展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共忆党史初心,献礼百年华诞”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营造清朗空间,喜迎建党百年”清网专项活动,传播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常态性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活动,梳理全国科普日、网络宣传周等主题科普活动的时间节点,融入到整体科普活动规划中。建立“网络空间安全科普”微信公众号,并安排专人运营维护。招募1000人的科普宣传志愿者,开展校园反诈活动,通过展板、橱窗等各种形式开展系列校园反诈宣传活动,普及防诈知识,增强学生们的防范意识。打造线下科普活动平台,建设800平米虚拟仿真、战教融合等宣传平台,运用信息技术将成果转化为防范网络诈骗的科普素材。发放宣传手册1000余份,进行反诈宣传10余次。协助公安干警破获多次网上非法诈骗案。参与了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整合学校、企业、媒体等各行业力量建立的“平安栖霞反诈联盟”。
服务基层实践:1.深耕数据进行清洗和聚类分析
项目团队利用自身技术特长,结合疫情常态防控工作要求,对“宁归来”数据进行深度清洗和聚类分析,剔除无效的未登记信息,提升核查推送准确率。依托实验室开展新型网络犯罪打击,已连续破获两起金额巨大的“杀猪盘”电信诈骗案,并实现了全链条打击,逮捕犯罪嫌疑人15人,扣押资金150余万元。
服务基层实践:2.建立一系列网络空间安全专案预警模型
围绕打击非法集资、传销,建立“资金流异常分析模型”“实有人口动态分析系统”,为公安情报工作提供数据研判支撑;应用“云捕风洞系统”对全区涉毒人员进行建档动态管理,为禁毒打网、断链提供精准支撑;与边防机关建立合作,通过“三非”案件建模,发现5条线索。
下一步工作思路和计划
(一)深入推进“互联网+公益”反诈活动
组织开展网络反欺诈知识宣传、网络安全法律知识闯关大赛、公益短视频宣传等丰富多彩的“互联网+公益”活动,以自觉、自发的行动,在网络构建起正能量的新高地,让正能量成为新时代的主流。
(二)进一步加强反诈宣传
加强反诈防诈的基本知识、典型案例、防范技巧等进行讲解和宣传,不断扩大反诈辐射面,筑牢反诈阵线,带动青年大学生承担起共建清朗网络空间的责任,增强去伪存真的甄别能力,加强维护网络正义的使命感。
(三)进一步组织防范诈骗的各项活动
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防范通讯网络诈骗宣传活动,配合相关部门打好这场守住百姓钱袋子的持久战、攻坚战。
附批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