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江苏省计算机学会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普及 > 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科学普及  
    科技传播
    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青少年计算机等级考试(YCRE)
    江苏省计算机科普教育基地
     
    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发布时间:2022-03-21 11:08:14

    江苏省作为教育大省和教育强省,多年来,计算机领域的研究、教育和应用一直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为实现国家的百年奋斗目标输送了大量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和计算机应用人才。为响应国家号召,展示我省计算机教育成果,提升我省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创新能力,造就更多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在江苏省教育厅的肯定下,在省计算机学会及省内众多高校的组织和参与下,从2014年起创办了与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接轨的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简称“省赛”)从2014年第一届举办至今,到2022年已经是第九届了。从第一届来自全省50多所高校700多名参赛者6个类别的300多个作品,到2021年来自全省80多所高校3000多名参赛者12个类别的1000多个作品,已经为造就更多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搭建了一个在省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习、创新、交流的平台。并希望通过比赛激励省内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造就更多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名列江苏省高教学会发布的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学科竞赛省级赛事白名单中,已经成为我省高校的品牌赛事,也是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的品牌活动,为中国大学计算机设计大赛输送了大量高质量的作品,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质人才,彰显了江苏的教育实力。

    为了使大赛能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对每一件作品,大赛不仅严格执行了回避制度,规定指导教师不能作为初评或决赛的评审专家,并且在初评过程中,初评专家无法看到评审作品的学校,保证了评审过程的公平。组委会还专门设立了大赛监督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监督并保障了本赛事整个流程中各环节的公平公正。

    一、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省赛每次都要从获奖的优秀作品中选拔出若干作品推荐到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简称“国赛”),国赛开始的更早,第一届举办于2008年,至今已经举办了14届。国赛作品大部分是从全国各个省赛推荐来的优秀作品。由2008年(第1届)的80所院校,发展到2021年(第14届)的800多所;参赛作品数,由2008年的242件,发展到2021年的5100余件(国赛的参赛作品数)。参赛作品质量也逐年提高,有些作品被CCTV采用,有些已商品化。目前,国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榜单的赛事之一(榜单第1名是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国赛)。由于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国赛在全国已有良好声誉,赛事的影响力也逐年提升。以国赛的参赛院校为例,目前本科院校的参赛超过六成,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院校的参赛超过八成;原211院校和原985大学参赛超过八成。

    国赛先后受到周远清(原教育部副部长、时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陈国良(中科院院士、相关计算机教指委领导)、李廉(时任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相关计算机教指委领导)、李晓明(时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相关计算机教指委领导)等有识人士的肯定与支持。

    国赛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是本科阶段计算机技术应用第一课堂理论学习之后进行实践的一种形式,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国赛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满足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需要服务,为满足学生社会就业的需要服务,最根本是为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跨学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服务。通过国赛这种计算机教学实践形式,可展示师生的教与学成果,最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

    二、参赛学校

    对于参赛院校来说,能够参加列为省高校大学生竞赛白名单的比赛并获奖,对于参赛学生的发展都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因此参赛学校推荐参赛作品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文理兼济、良性竞争、创意引路、重视过程。

    “文理兼济,良性竞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参赛组织形式。文理兼济是指不分文理背景,尽可能地鼓励更多优秀学生参赛;良性竞争是指分级组织,举办校内选拔赛,一方面逐步挖掘更多的优秀作品,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舞台,充分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作品本身可以考虑跟计算机相关课程关联,也可以考虑依托于校内的学生社团、创新基地、实践团队等进行参赛队伍的训练和挖掘,或者也可以从学校的学生创新项目中进行选拔,让校内作品来源更加丰富,选拔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创意引路、重视过程”,好的创意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对过程的严格把控和对作品的精益求精则是另一个必要条件。作品指导主要有4个阶段:作品设计阶段、作品制作阶段、制作答辩材料与提交作品阶段、答辩阶段。重视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在每一阶段都产生里程碑式的阶段性成果,通过保证各个阶段性成果的质量来产生优秀的作品。省赛分成2种大类媒体类和软件相关类,共12个小类。作品的创意需要通过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的努力来获得,指导教师自身在相关学科领域中的积累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更有新意、更有立意的定位。在制作阶段指导教师的知识积累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技术方面的水平。指导教师帮助学生把控好每个阶段的质量关、心理关,但是参加比赛的毕竟是学生,作品的完成程度最终还是要落在参赛作品团队身上。

    三、参赛学生

    虽然参赛学生往往有指导教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但是参赛学生自己对待作品的态度才是最终决定作品质量的关键。从作品完成的整个过程来看,学生可以把握这样几个关键:立意正、内容顺、质量精、心理硬。

    作品的必须是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政策法规,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学生也必须是拥有作品版权的(也就是必须是原创)。所有要求提交的文档必须严格按照模板文件提交,同时还必须注意提交到百度云上的所有文件必须是齐全的完善的。如果作品牵涉到国家的地图内容,一定需要使用国家公开出版的正规出版地图。特别地,作品不能是已经获得过其他省级、国家级比赛奖项的作品。

    无论是省赛还是国赛,无论是其中偏向软件类别的几个大类,或者是偏向数媒的几个大类,评委都是依照以下几条大的原则进行评审的:

    创(原创、创新)

    量(质量、工作量)

    健(健全、健壮、健康)

    技(技术、技巧、技能)

    美(美观、艺术性)

    因此参赛学生在立意、内容、质量方面都要能严格把控,虽然指导教师能够给予多方面的指点和帮助,但是作品的细节仍然是要由参赛团队自己丝丝入扣的把控。作品的原创性的坚持、工作量的饱满、运用技术的先进性、细节的质量控制都是获得理想奖项的关键。特别地,对于一部分理工科同学来说,最后的一条“美”,往往会被忽略,“美”是作品整体呈现出来的效果,如果参赛团队成员特别是参加软件方面几个类别的队伍,如果只注重作品本身的技术以及工作量,忽视了美观和艺术性,那作品离大奖可能就有一定距离,所以团队成员需要考虑多专业的融合,技术和艺术缺一不可。

    另外,参赛作品如果能够进入到省赛的决赛甚至是国赛,那么一定需要有一个答辩环节,这个环节一方面需要参赛队伍对自己作品有足够的自信和熟悉,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准备好答辩展示的材料。面对评委的提问要有足够强大的心理准备,同时也要能够准确的展示出自己作品的亮点、重点。

    四、省赛与国赛的对接

    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每年向国赛推荐大量高质量的作品,江苏的作品获奖比例也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

    2020年江苏推荐作品在国赛获奖数

    2021年江苏推荐作品在国赛获奖数

    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和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信息教育实践的平台,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体落实、进一步推动高校本科面向21世纪的计算机教学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导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兴趣和潜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服务。省赛和国赛的宗旨都是三服务,为学生社会就业需要服务、为学生本身专业需要服务、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服务。

    上一篇:热烈祝贺新大陆杯2021年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圆满结束
    下一篇:关于举办“新大陆杯”2022年江苏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通知
    友情链接: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技与技术系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子科技集团第28研究所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Copyright (c) 版权所有 江苏省计算机学会          南京网站建设公司
    秘书处办公室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道163号  邮编:210023   电话/传真:025-89680909   
    秘书处市内联络点   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汉口路22号     邮编:210093   电话/传真:025-86635622
    电子邮箱:jscs@nju.edu.cn   网址:www.jscs.org.cn    技术支持:南京成旭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4049275号-1

    您是本站第32069218位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