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坐落于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常州市,位处
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居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一起创造了苏
锡常苏南模式,是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科技名城、宜居福地。
常州大学是江苏省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共建的高校。学校现有 1 个一级学科博
士学位授权点,13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是一所以工学、
理学、管理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以产学研结合为鲜明特色的高校。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始建于 1992 年,历经多年建设,现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工程
系、自动化系、物联网工程系、大学计算机基础部、电子信息实验中心。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物联网工程 4 个本科专业。
近年来,随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计算机学科被评为
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现面向海内
外诚聘计算机类优秀人才,热情欢迎各界博士、教授专家加入,携手共创学院的美好明天。
一、引进人才和团队的类别及学术水平条件
引进人才主要分为六大类别:
第一类:院士量级人才,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外著名学术机构的院
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以上奖励的第一完成
人或与上述人才水平相当的顶尖人才。
第二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专
家(创新项目)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重大研发计划项目首
席科学家、江苏省 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海外著名大学教授或相当量级的人
才。
第三类: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
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具有担任国家重点学科或
重点实验室带头人经历者或相当量级的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 55 周岁。
第四类: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省部级创新团队的负责人、江苏特聘
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 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并培养过 1 届博士研究生;国内外知名大学教授;具有担任省(部)级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带头
人经历者或相当量级的人才。博导年龄可适当放宽,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 50 周岁,并具备以下条件:
有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经历。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发表学术论文的 SCI 影响因子累计不低于
20,其中至少有 2 篇为 SCI 一区收录的学术论文(SCI 收录以 JCR 为依据,下同)。
第五类: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量级的人才。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 45 周岁,副教
授一般不超过 35 周岁,并具备以下条件:
1. 教授须具有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经历;副教授具有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经历;博士
原则上要求毕业于世界排名前 200 强高校(泰晤士报排名或 QS 排行榜)并在知名学术机构有 3 年
以上博士后或教学科研经历。
2. 在计算机学科 SCI 二区及以上发表论文 3 篇以上。
第六类:学校团队科研骨干和教学补充师资。第六类可细分为 A、B、C 三类人才:
A 类海(境)外博士(后),博士毕业于世界排名前 200 强高校(泰晤士报排名或 QS 排行榜)
或毕业学科在 ESI 学科排名世界前 100 名的海外大学;学校学科发展急需的优秀博士。年龄一般不
超过 35 周岁。
B 类具有博士学位,一年海外研修或两年工作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 35 周岁;具有硕士学位、
副高职称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 40 周岁。
C 类国内应届博士。
第六类人才需具备下列条件: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在计算机学科领域 SCI 收录的期刊上发表
学术论文 3 篇及以上。
上述各类引进人才的业绩成果要求是在近五年内取得;第一至第四类引进人才的学术论文要求
为第一或通讯作者;第五至第六类引进人才的学术论文要求为第一或第二作者(限导师为第一作
者)。
紧密型实体团队的引进:
对于紧密型教学、科研团队的引进,通过组织专家论证给予特别支持。团队科研费用整体核拨,
团队成员的个人待遇,根据其实际水平参照各类人才引进标准相对就高执行。
二、引进人才的待遇
参考《常州大学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常大〔2018〕24 号)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