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学会动态 |
江苏省师范类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在徐州召开
|
6月29日,“江苏省师范类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在江苏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70余位教育专家、人工智能专业学科带头人及一线教师齐聚,共同为师范类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寻求新思路、探索新路径。

开幕式上,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蔡国春介绍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探索实践与学科建设成果。他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期待通过研讨凝聚共识,为教育现代化发展贡献智慧。
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秘书长、南京大学教授金莹表示,学会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融合与教育创新,师范类高校在该教育中肩负独特使命,需让师范生掌握知识技能并探索融入教学场景。此次研讨会将凝聚各方智慧,在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法创新等核心议题达成共识,推动高校间交流,促进学界与产业界协作,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教育成果。
活动精心准备三场主题报告。金莹教授作了题为“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构建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教育部计算机课程教指委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吉根林教授聚焦教学方法论创新,分享“大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主题报告;江苏师范大学教授、计算机通识课程团队负责人周晓云则以《人工智能基础》通识课程为样本,进行“江苏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基础》课程建设探索”主题报告。
在人工智能通识课实验演示环节,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AI通识教育实验教学团队现场展示基于教育场景的AI应用案例,直观展现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现场互动环节,受邀专家与参会人员围绕师范类高校AI通识教育的定位与特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此次研讨会通过多维度思想交锋与智慧交融,已凝聚起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变革的广泛共识。立足新起点,学会将充分发挥省级学术组织的引领作用,协同各大高校,重点围绕“成果转化”与“实践落地”两大核心任务,系统构建具有师范教育特质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探索智能技术赋能教师培养的创新路径。未来,学会将持续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平台,促进研讨成果向教学一线转化,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卓越教师提供学术支撑与实践范式,助力江苏省教育现代化进程迈上新台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