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5日上午,第十一届江苏省计算机大会圆满举办“智能图形与虚拟现实前沿技术”论坛。论坛由南京大学副研究员过洁担任主持,邀请到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王贝贝、东南大学副教授丁玎、淮阴工学院副教授尹国军和东南大学副研究员赵涵韬等嘉宾,共同围绕智能图形与虚拟现实的相关技术以及目前面对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次论坛由江苏省计算机学会图形图像专委会和江苏省工程师学会虚拟现实专委会联合承办,设置了20人的线下会场,同时通过腾讯会议进行同步直播,线上观众可以同步观看并参与讨论。
论坛首先由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王贝贝围绕虚拟现实场景中的复杂材质建模,介绍了自己团队对于平滑的材质(比如金属、塑料),带微小结构的材质(比如划痕、亮片),以及一些微小纤维构成的材质(比如布料、木头)这三种主要的材质构建表达模型的方法。解决了 Microfacet 模型中的多次散射问题、Microstructure 模型的多尺度渲染问题。
东南大学副教授丁玎做了主题为“虚拟现实挑战:从软硬件角度浅谈虚拟现实应用”的技术报告。丁玎提出制约虚拟现实技术进一步融入日常实际应用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缺乏优质内容的软件和设备性能和体验不足的硬件,并就这两大制约因素,介绍自己团队的相关科研工作。
淮阴工学院副教授尹国军做了主题为“虚实相生:传统河工器具文化遗产造物研究与虚拟博物馆构建”的技术报告。为了对传统河工器具进行抢救性记录、再现和传承,尹国军团队采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传统河工器具遗产进行考证,围绕形制、结构、功能、材质、色彩和风俗、精神、信仰进行审视和分析,并对其进行三维数字复原和数字模拟。
东南大学副研究员赵涵韬做了主题为“虚拟环境下的在线多人交互机制与群智感知研究”的技术报告。赵涵韬团队搭建了一个多人虚拟现实环境交互场景与平台,并介绍了其中的模块化管理架构。为了在虚拟环境中捕捉集群智慧,基于上述平台搭建群智感知机制下的火灾逃生场景并设计相应的群智采集机制。赵涵韬分享了差异化奖励方式、差异化群智信息和信息分享倾向性调查这三个场景下的实验结果,发现公共奖励有助于促进人们的信息分享,增强集群智慧。
报告之后,各位嘉宾和现场的观众共同参与了讨论环节,围绕“虚拟现实领域的内容创造存在哪些现实困境”、“如何看待元宇宙和虚拟现实的关系”等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执行主席过洁对本次的报告嘉宾进行了感谢并对前面的讨论进行了总结,至此本次论坛活动圆满结束。
|